張路加
“常常計較自己的得失,常常感到身心俱疲,常常沒有耐心做完一件事,常常忙忙碌碌,卻又茫然不知所措…我倒底怎麼了?”這是筆者這些年在中國最常聽到的許多人的傾吐和心聲。
“倒底怎麼了?”原因很簡單──許多人已經患上“浮躁”症了。今日的神州,似乎處處彌漫著“浮躁”之風:急功近利、焦躁不安、過於繁忙、壓力太大、缺乏信仰、過份追求完美、個人欲望高漲…。浮躁似乎已經滲透到了人們生活與工作乃至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,變成人們面臨的一種普遍狀態。
· “浮躁”成了流行時尚?
早在近二十年前,大陸著名作家賈平凹就寫過一本小說〈浮躁〉,這個重大的社會主題已被他敏銳的觀察和捕捉到了。等到十年前,當知名歌手王菲將〈浮躁〉一曲唱紅唱遍神州大地時,不過只是對當時現狀的一種描述而已。倒是該曲一連數年榜列前茅,反映出人們對此現象的普遍共鳴。“浮躁”已經頗有些“流行時尚”的味道了。
“浮躁”者,心浮氣躁也。求勝心太切,患得患失;虛榮心太強,跌跌撞撞。一門心思走致富捷徑,几可不擇手段;晝夜思索出人頭地,管它良心是非!反映在官場上的,是察言觀色、揣摩上意、阿臾奉承、只求升遷,於是乎“形象工程”、“政績工程”滿天飛舞;反映在考場上的,是投機取巧、作弊連連、手法翻新、膽大包天,於是乎“代考槍手”、“代寫論文”生意興隆;反映在商場上的,是只求獲利、不擇手段、誠信喪失、詐欺成風,於是乎“毒奶粉”、“黑心食品”時有所聞;反映在個人身上的,是穿必講“名牌”、用必求“高檔”、講究排場、相互攀比,於是乎出現不少“揮金如土”、“一擲千金”的年輕學子,有的將其鄉間父母充作“高官”,有的揮霍的竟是來自老父賣血的金錢…另外如結婚酒宴大肆舖張,開業剪綵高價請“明星大腕”捧場,或一窩蜂將稚子幼女送出國“留學鍍金”,或三五成群組“炒房團”、“炒煤團”賭高風險投資等等,不一而足。
凡此種種,一時間“浮躁”几成了流行時尚。你不“浮躁”,你就落伍“老土”,你不“浮躁”,你就被“無情淘汰”。翻閱手邊剛剛新鮮出爐的“中國欲望排行榜”,發現高達73%的人圈選“更多金錢”為第一欲望,似乎印證“一切向錢看”大潮不但遠未在神州消退,且更挾著“浮躁”勁風,有愈演愈烈之勢。
· “浮躁”已成身心殺手
〈中國青年報〉最近的一篇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,“浮躁”已讓許多人的心臟不堪重負而出現問題。近日一項在年輕人中間的調查顯示,66%的人覺得自己壓力過大,而僅有不到1%的人覺得自己沒什麼壓力。重壓之下,許多血壓異常、胃部疾病、精神沮喪的“浮躁後遺症”正在快速湧現;而“短婚波”、“愛情快閃族”(激情結婚、飛快離婚)以及“月光青年”(每月吃光用光,盡情消費)等怪現象,則具體地詮釋著“浮躁”所帶來的對家庭、婚姻、消費觀念的巨大沖擊和潛在危機。
一則頗有些卡夫卡味道的“黑色幽默”如此形容一位“局長之死”:臨咽氣之前雙眼四顧,無法瞑目,老伴在一旁不忍其多受痛苦,乃柔聲安慰道:“放心走吧,後事皆已安排好了!”結果發現其仍無法閉眼,再勸到:“所有的錢都已經放置妥當了!”仍然無效,乃將兒女一一召到其近前:“放心吧,兒女都在身邊了,可以走了!”局長竟然仍是雙眼圓睜。正感無奈,還是跟隨局長多年的貼身祕書了解其心思,只見他湊前附耳低語:“局長,人到齊了,開會吧!”,乃見局長長出一口氣,心滿意足的閉上了眼睛。“浮躁”一幕,莫此為甚!
“浮躁”之始作俑,乃是許多國人認為現今乃一千載難逢的發財良機,必須盡力把握,捷足先登,否則時不再來,錯失機會。如此,則給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壓力,焦慮急躁,所謂“吃著碗裡,看著鍋裡,還要盯著別人嘴裡”,這樣的心態和活法,怎不叫人身心疲累,未老先衰呢?
正本清源治“浮躁”
查“浮躁”並非今人之發明專利,也非國人之特有。古今中外,東方西方,“浮躁”始終如影隨形,揮之不去。自亞當夏娃始,當人類背離上帝,自絕於生命源頭,即開始飽嚐“浮躁”之苦。人與上帝的關係出了問題,則立即影響到其他如人-我,物-我,己-我等等的關係,於是貪欲之心大炙,變“看守管理”大自然為拚命掠奪,變“平靜安穩、歸回安息”的生活為“汗流滿面、居無定所”的打拚。
日前細讀聖經福音書中之彼得,那位加利利海邊的漁夫,原本渾身上下也是彌漫一股“浮躁”之氣──或血氣方剛、好勇鬥狠,或高談闊論、大言不慚,或自以為是、急躁盲動,然而身為漁夫,一句“整夜勞力,卻並沒有打著什麼”(見路加福音5章),卻對“浮躁”下了最好的註腳,即所謂費盡心機,卻是“竹籃打水一場空”,到頭來不過是白忙一場!
聽聽耶穌對他“浮躁”之症下的處方吧!“把船開到水深之處,下網打魚!”(路加福音5:4) 果然,水深之處的經歷完全翻轉和改變了彼得的生命,使他對自己有了清醒的認識:“我不過是一個有罪有限的人”,同時對宇宙萬有的創造者也有了深刻的認識:“你是主,不只是一位夫子(老師)”,更對自己往後的人生有了清楚的看見:要放下暫時的,會朽壞的,跟從那永恆的,永活的主耶穌,那位集“道路、真理、生命”於一體的永生上帝。彼得的生命由此脫離“浮躁”,開始朝向“進深”邁進,終於由加利利海邊一介漁夫,蛻變為神所重用的偉大使徒!
今天,我們的生命之舟何等需要駛往“水深之處”! 唯有主活潑的道,才能真正治癒我們的“浮躁”頑疾,也唯有深深進入主基督裡面,住在祂那裡,專注定睛在祂身上,得著生命的活泉,才能真正身心飽足,靈裡興盛,才不會隨波逐流,汲汲營營於滾滾紅塵中而無法自拔,雖至性命被世界所耗盡,卻仍然不知靈魂的歸宿在何處!
願我們彼此提醒,切勿墯“浮躁”深淵!
參考閱讀:
1,〈洛杉磯時報〉:中國青年面臨成功壓力 社會彌漫焦躁跡象;2005.7.25
2, 搜狐網:中國欲望排行榜出爐 72.68%的人想擁有更多錢; 2005.7.19
3, 蔣達:“短婚波”是否擠兌感情的泡沫?;<勞動報>,2004.11.27
4,〈中國時報〉:動不動送名牌 大陸興起奢侈風; 2004.11.30
5,〈新華網〉:說浮躁; 2003.11.13
6, 宋天天:浮躁:消除生活和工作中的通病;金城出版社,2004-1-1
7,〈中國網友報〉:浮躁症候群;2004.5.31
Комментари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