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路加
編按:“神州透視”是本刊新開闢的一個欄目,旨在報導及探討中國大陸學子的現況、問題及出路。
車輪滾滾往事如煙
80年代末的一天,當我坐在由北京駛往德國柏林的國際列車上,凝望著窗外漸漸後退的長城,心中百感交集,由小學到大學的青澀歲月,似乎就在那刻起劃上句點。
小學課堂中木質黑板上沙沙作響的粉筆、中學操場上迴盪的“廣播体操”樂曲聲、大學時代圖書館每晚上演的“搶座位”攻防戰……這一切似乎也隨著滾滾的車輪轉動而漸漸飄去。雖然我們這一代人多少經歷了中國的政治動盪和經濟困頓,但中國幾千年來濃濃的“十年寒窗苦熬”的學子情結,還是將我們的心牢牢地拴在了課室裡、校園中。
如今,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,那條往昔的神州學子路彷彿也脫胎換骨,變得面目全非。甚至變得那樣的陌生,令我們這些“過來人”瞠目結舌、驚訝不已。
今日學子們所面對的問題、心態和環境,早已是和往日大不一樣。雖然仍可見不少戴著厚厚鏡片、夾著重重書包,在校園中刻苦攻讀、踟躕獨行的身影,卻也耳聞目睹太多的“校園破口”,令人怵目驚心、心中刺痛。且讓我帶您沿著今日神州校園路徑探訪一番吧!
小學生遭遇“心”問題
今年五月的一天,一輛救護車風馳電掣般,駛入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病區。車上抬下來的是一位年僅13歲、就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學生小馬,她因為在向父母傾訴學業壓力時遭到痛斥,而回到房間喝下了大量的殺蟲劑。
據該醫院介紹,這已是一個月內,該院兒科診區收到的第四個小學生自殺者了(註1)。根據中國心理學科普委員會主任吳世熀教授的調查,全國約有10%的年僅10歲的小學生,產生過自殺的念頭。他大聲疾呼,要進一步加強全國中小學的“健心運動”了(註2)。
據上海市楊浦區精神衛生中心蕭涼醫生的記錄,單單該院收治的小學及中學生自殺案例,在2000-2002年期間,就達20例(註3)。心理壓力和由此產生的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,已經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。
2002年中國大陸首次公佈自殺調查,顯示自殺已成為大陸排名第五的死亡原因,每年自殺死亡的人數高達28萬7千人。而在十五至三十四歲的年輕族群中,自殺已成為第一位的死因,佔該族群死亡總數的19%(註4)。
近年來,許多地方都開設了“心理熱線”,以設法舒緩大量湧現的“心理疾病”。憂鬱症、極度的情緒沮喪,已經成了家常便飯而被稱為“精神感冒”的地步。
上海市自開通“心理健康熱線”後,平均每三分鐘接一通電話,而其中80%為情緒障礙問題,主要是憂鬱和焦慮。據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統計,目前全市有一百二十萬人有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,幾乎佔全市常住人口的8-9%(註5)。
少男少女 “身先士卒”
去年11月,在重慶舉行的“全國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研討會”上,一項由中學心理教師所做的調查報告,震撼了每一位與會者:90.21%的中學女生正遭受著嚴重的心理壓力和困擾,按其最嚴重的程度排序為:人際關係、“早戀”問題和學業壓力(註6)。
學生有學業壓力似乎尚可理解,但本來應當是清純的中學校園,居然人人倍感“人際關係”的壓力,甚至達到心理難以承受之重,而小小的年紀還要被“早戀”問題所困擾,無法自拔,這就不能不讓人憂心又揪心了。
據不完全的統計,單是北京第二醫院的“少男少女門診”,每月就接診將近三百名年齡在十四至十五歲的初中生,其中一半以上的就診者,涉及的是“早戀”問題。更見一些“身先士卒”的女孩子,付出了沈重的代價。據該院門診醫生、北醫大教授胡佩誠介紹,在“少男少女門診”的就診者中,每十個人中就有兩個是懷孕的少女(註7)。
專家們對此有許多的解讀。多數不外乎認為,現在少男少女缺乏性知識,不懂得怎樣保護自己。但筆者卻以為,如果我們不能意識到正是今日的大環境,即這些“祖國花朵”們成長生活的土壤中,充斥著大量的道德墮落、性關係隨便、家庭破裂的示範,以及觸目可及的“春色無邊”的資訊和誘因,而單單以為只需對他們加強性教育,就可防範“小夫小妻”、“未婚媽媽”,則未免有些隔靴瘙癢、自欺欺人了。
大學校園“商務氣息”
在今日的大學校園裡,報欄中滿目是商品信息已不再新奇。宿舍裡就會常常遇到推銷者。那些學生推銷員們滔滔不絕地講述和比劃著商品的種種好處,樣子老到而又動人,不由你不心動。
“兩耳不聞窗外事,一心只讀聖賢書”的觀點早已成明日黃花,如今的大學校園中,可是處處飄浮著濃濃的“商務”氣息。
對此現象,贊成和反對者兼而有之。贊成者認為大學生透過這些商業行為,可早些探出頭去看看外面“精彩的世界”,又能靠賺錢自立,實在值得鼓勵。但面對許多雖然臉上稚氣未脫,但卻已油嘴滑舌,學會了“無孔不入”、“不擇手段”的“校園商人”,許多人還是不禁搖頭嘆氣。
事實上,這些忙碌於“生意場”的學生,已經很難再專心學業,刻苦攻讀。更可怕的是,由此養成的唯利是圖的生活態度,和揮金如土、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念,更在實實在在地腐蝕著本當新鮮單純、以學為重的校園空氣,且吸引著越來越多同學們羨慕的目光,變成一種校園流行的氣息。
根據搜狐網在2003年5月所公佈的一項調查,在1881名被調查的大學生中,高達21.2%的人在做“促銷”,10.4%的人在餐廳兼職賺錢,4.2%在辦公室當“小秘”,3.8%在當“導遊” (註8)。可見在 “一切向錢看”的社會氛圍中,商務氣息也越來越濃地瀰漫在大學校園中了。難怪連《人民日報》都要大聲疾呼:校園打工者不能為“打工賺錢”而放棄學業,要認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學生,打工要為“能”而不是為“利”云云(註9)。
虛幻世界受傷心靈
透視今日的神州校園,“一胎化”所造就的“小皇帝”生活方式,以及頂著“天之驕子”桂冠的學子們,其學路行蹤卻是飄忽不定,崎嶇難行的。許多人沈迷在電腦網絡的虛幻世界中,無法自拔,平日裡無精打采,一上網就亢奮莫名。他們自嘲為“鼠標一點,生機無限”。
但在“嗒嗒”的鍵盤敲擊聲中,他們的大好光陰和人生就這樣消逝了。根據“人民網”的一份調查,某高校今年237名退學、試讀和留級學生中,有70%是因為無節制地沉湎於電腦遊戲而造成的(註10)。而造成此一現象的許多原因之一,是許多人活在沉重的心理壓力底下,卻找不到正確的舒解途徑。搜狐網在最近的一次調查中,訪談了1477名在校大學生。高達59.5%的被訪者,坦承有過自殺的想法。而當問到“面對挫折你怎麼辦?”58.4%的人的回答是“保持沈默,自己處理。”(註11)。
敢問你我路在何方?
今日的神州學子們,真的可以“自己處理”嗎?除了嘆息、流淚、沮喪、厭世、沉默外,真的還有其它辦法嗎?
出路在何方?如何走出困境?即使許多人唱著電視劇《西遊記》主題曲,“敢問路在何方?路在腳下”紛紛湧出國門,成為今日“西遊”的主角,甚至當越來越多初、高中“小留學生”也開始“西遊”(筆者將在下期專文詳談“小留學生”問題),然而等待他們的,仍是學路坎坷,他們的心中會痛上加痛,又有誰人知?
筆者若非在大學一年級時,認識了耶穌基督,接受了基督信仰,則今日的處境、內心的虛空徬徨,必比這些孩子有過之而無不及。正是上帝的帶領和保守,使我人生路途撥雲見日,否則陰翳重重。
“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”(《以賽亞書》53:6),以至於我們行走在黑暗中卻不自知。不單有外面的黑暗,更有心中的黑暗,而結局就是迷失和死亡。
耶穌說:“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”(《約翰福音》14:6),校園之路,和我們人生其它所有的道路一樣,唯有認識耶穌基督,才會真正有了出路。
註:
1.新華網,2003年5月26日,記者孟昭麗、張淼。
2.《重慶晚報》,2002年11月3日,記者湯寒鋒。
3.搜狐網報導,2003年5月22日。
4. 《 世界日報》2002年11月29日
5.搜狐網報導,2003年5月22日。
6.《重慶晚報》,2002年11月3日,記者湯寒鋒。
7.《生活時報》,2002年10月11日。
8.搜狐網上調查結果,2003年5月22日。
9.《人民日報》稿件,《講述我的兼職故事》,搜狐網2003年5月22日轉摘。
10.《人民網》:對大學生網絡生活的調查與思考;2003年6月23日。
11.《搜狐校園》,2003年5月22日。
親愛的讀者:當您看完這篇文章後,盼望您在今後兩個月內,特別為本文所提到的校園問題代禱。
(發表於〈舉目〉11期)
Comments